• 您的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书画展示
    书画展示
    书画展示

    弘扬宪法精神 传播法治文化 | 员工作品欣赏①

    稿件来源:西部创业公司    发布时间: 2023-12-18

      近日,公司组织开展2023年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活动,向公司职工征集法治文化作品,现将优秀作品予以展示。

    看《祭侄文稿》中的爱国主义象征

    ——12月14日“国家公祭日”临颜真卿帖有感

    西创宁东铁路工电段 曾绍斌

      2019年1月16日,国宝级文物《祭侄文稿》由台湾赴日展览消息一经报出,便在海峡两岸引起强烈反响。原因有五。其一,纸寿千年。《文稿》至今1265岁高龄,展出一次文物损耗不可逆转。其二,保护不当。日方曾有损坏中国入日展出文物之先例。其三:世所珍稀。《祭侄文稿》被书界推为天下第二大行书,而冠以天下第一大行书的《兰亭序》因未见真迹传世,故《祭侄文稿》愈显珍贵。其四,象征意义。《文稿》不仅是一件旷世书作,更是中华民族爱国精神象征。其五:情怀因素。众所周知,甲午战败、宝岛离家,日殖台湾期间屠戮宝岛人民数十万。此次送展自然引起两岸人民情感上的强烈不满和抵制。台湾名嘴黄智贤说,当局此举乃是丧权辱国,祸国殃民的政治献媚行径!

      《祭侄文稿》何以旷世?

      玄宗朝后期唐祚日衰。公元756年,平卢、河东、范阳三镇节度使安禄山自范阳起兵反唐。数日内河北二十四郡纷纷陷落。玄宗哀叹:“二十四郡岂无一忠诚乎。”其时消息传来:二十四郡皆陷落,唯平原郡独守御敌。玄宗欣慰道:“朕不识颜真卿形状如何?”平原郡郡守乃颜真卿。

      颜真卿,字清臣。孔门颜回后裔。因生性耿直得罪国相杨国忠被贬平原郡太守,故书家素有颜平原之称。颜真卿早料安禄山必反,一面暗造兵甲火器,屯粮筑城,一面漏船载酒赋诗游玩迷惑安禄山。祸事月余,叛军攻占中原大半直取长安,玄宗出逃,携杨贵妃避难蜀地,太子李亨北上朔方(今宁夏灵武)登基,是为唐肃宗。

      时,真卿从兄颜杲卿为常山太守(今河北正定),与叛军艰难周旋意欲反攻。颜真卿镇守平原郡(今山东德州),两地军情联络皆由杲卿之子颜季明往返送达。后叛将史思明重兵围攻常山,终因敌我悬殊、寡不敌众,加之太原守将王承业拥兵不救。常山终陷落。颜杲卿及家眷数十口被俘后押往长安。安禄山欲招降颜杲卿,不想杲卿誓死不从,安禄山遂怒杀杲卿三子颜季明逼其叛唐。颜杲卿怒骂其食俸禄、受皇恩却行径叛国。安禄山大怒,割其舌欲断其语。杲卿仍带血咒骂其逆行,后被斩杀,牵累者家门三十余口。  

      758年战事稍息,颜真卿派人遍寻罹难家人遗骸,仅得杲卿残肢一段及子侄颜季明颅骨一具。望其骸骨不由悲从心头起,遂设案祭拜,一尊还酹,两行热泪,写下《祭侄文稿》。此作记述了兄长一门忠烈,遇国难取义成仁之经过,为颜真卿极度悲怆下书就。写此手稿时不顾纸张优劣,笔墨工拙,字随情绪起伏铺展纸上。行笔着墨皆由心生。前四行书写时情绪稍稍稳定,书至“父陷子死,倾巢卵覆”时着墨浓稠,内心痛苦达到顶点,行至末尾情绪实难自已只能以草书急速倾泻。

      《祭侄文稿》曾被北宋内府收藏,元朝人张晏、鲜于枢,明朝人吴廷,清朝人徐乾学、王鸿绪均经收藏。后来,《祭侄文稿》被送入清宫,珍藏在内府里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,《祭侄文稿》及多数故宫馆藏珍品被蒋介石运往台湾,至今保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。

      《祭侄文稿》不仅仅是一篇书法珍品、艺术瑰宝,它蕴含的坚贞不屈、取义成仁的爱国情操,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、民族之魂,被历代书家视为神品,手摹心追、百代相传。

      公元783年,李希烈叛唐。奸相卢杞欲借此除掉颜真卿,遂向唐德宗建议:以颜真卿四朝元老身份前去招降叛将李希烈必不费一兵一卒。德宗无脑,下旨颜真卿前去招降。李希烈见颜真卿后反以高官厚禄、火烧活埋威逼利诱颜真卿为己所用。真卿大义凛然、誓死不从。李希烈看劝降无望遂缢杀颜真卿。真卿死后,德宗停朝五日,追赠颜真卿为司徒,谥号文忠。

    股票代码:000557


    版权所有:西部创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@ 2021-2023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宁ICP备16001674号-1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692号